努力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山西贡献
——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综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关乎国本、国运。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鲜明提出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深刻阐述“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发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时代强音。
表里山河、文脉悠长。山西作为文物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勇担使命,展现作为,责无旁贷。一年来,山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增强文化自觉、涵养文化情怀、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高质量做好文化遗产工作,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快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山西贡献。
牢记领袖嘱托,在传承发展中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益明。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后,山西迅速下发《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工作的通知》,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强人才保障、深入调查研究”三个方面安排部署,从“提高政治站位”“认真组织传达学习”“扎实做好宣传阐释”“坚定推动贯彻落实”四方面深入推进,让文化传承发展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年来,从全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座谈会等相继召开,到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山西考古文博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再到《山西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省级协调专项工作机制实施方案(试行)》《山西省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典型案例及工作亮点集中宣传推介方案》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出台……山西正努力探寻着、塑造着文化传承发展的地方样本。
顶层设计不断完善——
结合实际,创新思路、健全机制。2024年5月,省委宣传部制定印发《山西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省级协调专项工作机制实施方案(试行)》,构建起由省委宣传部统筹协调,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财政厅等省直单位,各市宣传部等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责任部门参与的省级协调专项工作机制,形成了党委宣传部门统筹协调,各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主管部门职责清晰、任务明确、高效协同的工作格局,这是首个由地方党委宣传部牵头制定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机制,受到中央主管单位的充分肯定。
宣传平台逐步拓展——
2023年10月,在第六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通过宣传册、短片亮相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山西贡献”“云冈石窟保护和云冈学研究的突出成效”“文化殿堂、典籍宝藏里的魅力山西”等我省文化传承发展亮点引人注目。
晋中灵石王家大院,大红灯笼营造的欢乐气氛里,上演着一幕幕动人的非遗故事。老陈醋、砖雕、古建模型制作……全省25个非遗项目、300余位各级各类传承人参与录制,于2023年6月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的《非遗里的中国》山西篇,让更多人爱上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老陈醋酿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郭俊陆说:“我们依然坚守中华民族传统的酿制技艺,不忘初心,不忘本质,将最传统的产品做成新潮流、新时尚的食品。”
重点项目长远谋划——
《山西抗日根据地红色文化经典文献大系》大型历史文献与研究丛书编纂工作是山西省“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是山西抗日根据地红色文化全方位、多元化、系统性的一次全面的学术研究创新,将以每年完成研究和出版20余册文献为目标,力争于2025年完成6套丛书的研究和出版。
2023年,研究团队开展田野调查、文献整理、专题研究等,已搜集整理根据地红色版画近2000幅、编纂版画文献14册、完成版画研究著作3册,17册图书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24年,预计搜集整理根据地红色歌曲2000首、编纂歌曲文献20册、完成歌曲研究著作3册,23册图书将于2024年末出版。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023年3月22日,省委宣传部担任指导单位,协调省文旅厅、山西大学共同设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正式揭牌。非遗研究院紧紧围绕我省非遗保护传承制定长效工作机制建设,逐步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智库平台,实现了非遗保护与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对接,在非遗理论研究、助力区域保护、构建传承人才队伍等方面取得全面进展和显著成效。
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发展,培养文物保护和考古人才,2023年6月16日,山西考古文博研究院揭牌成立。
山西大学考古学(文物全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定向培养文物全科人才,帮基层文保“把根留住”。
2023年11月末,我省对接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武汉大学研究基地,举办了全省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专题研修班。这是我省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战线的第一次全战线的业务培训,来自全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非遗保护传承、文博考古、文化文艺等工作一线的近100位同志首次会聚参加培训。参加培训的同志纷纷表示:“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加认识到家乡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坚定文化自信,用心用力用情做好文化传承的山西实践
“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
谆谆教诲,牢记于心、外化于行。
一年来,山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深植三晋大地丰厚文化沃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实践,总结经验,用心探索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探索利用一般债券支持低级别文物保护,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底,省文物局争取省财政厅明确将低级别文物和乡村振兴、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并列作为政府一般债券重点支持的三个领域,联合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利用政府一般债券全面加强低级别文物保护的通知》,建立了包市帮扶、进展调度、项目报备、项目评估、质量控制、考核评价、试点推进等工作机制,开展了主题教育专项调研,确保低级别文物政府一般债券政策落到实处。仅2023年一年,各市下达低级别文物政府一般债券共3.4亿余元、294个项目。
大同素有“长城文化博物馆”的美誉,境内共有明代长城343公里,烽火台、古堡等843处,壁画、雕刻、碑文等相关文物超2000处。大同市不断加强长城本体及其环境风貌的保护和管控,深入发掘长城文化资源,积极推进长城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和文脉传承。
讲好长城故事,弘扬长城文化。李二口长城脚下的大同长城博物馆内,讲解员贾文茜的讲解打开了游客们对长城文化的新认识,“长城不仅是历经沧桑的历史文化瑰宝,更是经贸往来的平台和民族交融的纽带。”自2023年6月19日正式开馆以来,大同长城博物馆已成为当地长城文化活化利用的重要载体,共接待游客及研学团体2700人次以上。目前,大同市正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大同段)建设保护规划》为统领,打造得胜堡群—大同镇城、平型关、新平堡—李二口三大核心展示园,把祖先留下的珍贵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
云冈石窟,一部镌刻在石头上的史书。“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循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方向,云冈研究院紧扣文物保护工作重点,扎实做好文物本体保护,从抢救性保护向石窟预防性保护和精细化维护转变,从石窟本体保护向文物本体与石窟周边环境整体性保护转变。
借助3d打印技术、虚拟修复技术,原本残破的云冈石窟第20窟大佛西立佛造像得以“重生”;利用三维激光扫描、近景摄影测量等技术手段,云冈石窟开展了高精度数字化保护工程;文物实时监测与预警服务平台上线运行,为科学保护云冈石窟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云冈研究院负责人表示,已建成的“数字云冈”先进计算中心,是国内文博系统首家基于文物数字资源的先进运算与数据储存中心,未来几年将对云冈石窟造像、壁画进行全面的扫描和数据处理,为云冈石窟保护和云冈学研究工作提供多方位的支持。
“一座晋中城,半部中国史”。晋中拥有5539处不可移动文物、69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大院、晋商……这些历史馈赠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清代中晚期,砖的长度一般是260毫米,像这个长度就是290到300毫米,厚度又加厚了,说明这个院子相对比较早一点。”6月18日,平遥古城站马道街的东侧,忙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晋中市平遥县文物所研究室主任赵鹏图正在对一座古宅进行考证,“通过文物普查,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和发展轨迹。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传承历史文化,还能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启示和借鉴,指引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为镶嵌在晋中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平遥古城可谓是文化活态传承的典范,当地政府一面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一面全力焕新古城的生机活力,历史记忆与蓬勃发展交相呼应,展现出别具一格的风采。
在推动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方面,太原市以科技赋能文物转化。中宣部“中华文化走出去”重点项目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国际巡展走进埃及、希腊交流互鉴,天龙山石窟数字博物馆基本陈列获省精品陈列展特别推介;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借助先进科技实现环境分区控制,打造“穹窿顶式环幕”等多个沉浸式体验场景,广获好评。
穿越时光,从岁月深处一路走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记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
不断推进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发布首部“山西非遗蓝皮书”,开展国家级非遗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评估,进一步增强非遗传播影响力,借力扩大非遗外宣水平……省文旅厅保护传承非遗的脚步从未停歇。非遗购物节、非遗博览会、跟着非遗去旅行、“非遗正青春”校园演说大赛、黄河非遗大展……多彩活动助推山西非遗提升知名度。全国非遗曲艺周活动、援疆非遗展、山西非遗精品丝路行、第八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全国参展尽显三晋“遗”珍无穷魅力。
“闻喜面塑多彩神奇、稷山螺钿漆器精美绝伦、绛州剔犀巧夺天工……运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多而且韵味十足,真是不虚此行。”5月20日,一趟“行走河东·沿着黄河看非遗”的非遗之旅,让来自法国、瑞典、葡萄牙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惊叹不已。
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千年历史沉淀给运城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灿若星辰。目前,运城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8项、省级非遗项目183项、市级非遗项目413项。其中,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数量全省最多,位列全省第一。这些浩瀚精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运城传统文化的结晶,更是运城未来文旅产业发展的财富。
炽红的铁水迎空抛起,“嘭”“嘭”的重击声下,绚烂的铁花焰火漫天绽放。4月20日晚,一场由108名匠人共同参演的打铁花表演在晋城市城区司徒小镇景区上演,当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吴晓红热情宣布:司徒小镇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大规模打铁花表演,挑战成功,现场掌声雷动。
晋城市煤铁资源丰厚,“九头十八匠”的冶炼文化源远流长,“打铁花”技艺传承千年。近年来,该市大力传承弘扬这一非遗传统项目,深入推进文旅创新融合,使之成为一张闪亮的文化旅游名片。
吕梁地处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汾酒酿造、孝义皮影、文水葫芦、离石弹唱、临县伞头秧歌、交口刺绣、岚县面塑、中阳剪纸、临县道情、柳林盘子、汾州八大碗……
以火为墨、铁笔生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烙画传承人张海应会定期到吕梁离石区永宁小学义务给“一班一品”社团的学生们上烙画课,同时他还在吕梁学院和吕梁聋哑学校兼任美术老师,让非遗进校园,为年轻群体展现古老技艺之美。像张海应这样的非遗传承人在吕梁还有很多,他们呕心沥血,只为千年技艺得以绵延。
秉持开放包容,学习借鉴古今中外优秀文明成果开拓新路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一年来,山西在文化传承发展上也始终坚持着开放包容的理念,熔铸古今、汇通中西,激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千层浪”。
重点遗址考古发现,实证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华夏文明研究所副所长崔俊俊带领团队以夏县东下冯遗址为核心开展的考古工作,从聚落考古角度,见证了晋南地区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发展历程,从考古实证角度揭示山西在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那些深埋在地下的历史碎片,存储着早期中国的文明记忆。夏县东下冯遗址的考古工作只是揭露出山西早期文明的冰山一角,惊鸿一瞥,已然看到了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历史必然。
八里坪遗址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郑庄镇八里村与庙坡村之间,遗址现存面积不小于100万平方米,距今4300年—1700年,是晋东南地区面积最大的史前遗址。2020—2024年在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课题支持下,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山东大学、山西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了连续的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
项目负责人赵辉说:“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考古人,能够在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实证晋南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进程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这样宏大的事业中,贡献一份力量,无上光荣。”
“走出去”“请进来”,以展为媒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作为山西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一年来,山西博物院深度挖掘山西特色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倾力打造融媒体宣传矩阵、持续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为文化传承发展开辟新路。
231件(套)精美文物串起波澜壮阔的600年晋国伟业,“河汾骄子”“争霸春秋”“余烈三晋”震撼呈现,2023年,“晋国特展”输出至南京、辽宁、深圳、天津、长沙等博物馆,共计126.8万人次到馆参观。同时,该展览荣获了“扬帆出海:中华文明国际展示推介活动”重点推介项目,并纳入“中华文明国际展示优秀项目库”。助推“文物活化利用”,2023年,山西博物院共引进8场国内外优秀展览,组织策划了5场反映山西独特历史文化的原创展览,同时,依托深厚的馆藏文物资源,向外输出多场临时展览。
首次承办国家级书法展览,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书写新时代正大气象”为主题,省文联精心筹办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展览主展区将当代书法艺术与山西历史文化资源结合,展示了行书草书创作取法多元、碑帖互参的整体风貌。三项特展集中呈现山西最具代表性的书法文化资源。“真山正源——傅山书法艺术展”深度解读了傅山的书法艺术、生活世界,为当代书法家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与深厚的创作源泉。平城时期魏碑是魏碑书风的奠基之作,是楷书史上的重要代表书体之一,也是诸民族由泾渭分明到相交相融的记录者,“魏碑溯源——平城时期魏碑书法艺术展”通过对平城时期魏碑的全面展示和解读,引导书法界重新审视和思考平城魏碑的起源、发展、成熟,以及在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盟书墨源——侯马盟书文字艺术展”采用最新的高科技手段,把侯马盟书原片全息放大后予以解析,帮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文字的发展历程和古代文明的精神内涵。
此届国展是山西首次承办的国家级书法展览,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
坚持守正创新,迈出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的铿锵步伐
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也只有坚持守正创新,山西在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的大道上才能蹄疾步稳。
以文化人,主题创作成果丰硕——
2023年,精品力作持续涌现,电视剧《装台》、图书《金珠玛米小扎西》获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王富仁学术文集》和《烽火中坚——八路军抗战将领》获得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青年演员郑芳芳携晋剧《望海楼台》斩获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京歌《中华》、话剧《于成龙》、上党梆子《太行娘亲》、民族歌剧《三把锁》、京剧《文明太后》等受邀参加国家级展演;山西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推选出42部文艺作品。
推出“走读山西”系列文化丛书;组织策划《山西廉政文化丛书》;组织作家参与中国作协主办的“中国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传记”工程;与《映像》杂志社合作,开设“百年三晋文脉”专栏……省作协生动讲述山西故事,传播华夏文明。
以文惠民,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6月14日上午,“礼赞新中国逐梦新时代”2024年山西省群众文化活动“美丽乡村”乡村村晚大比拼开幕,揭开了2024年山西省群众文化活动的大幕。作为山西省群众文化惠民工程20项群众文化服务品牌之一,备受青睐的“村晚”已成为展示和美乡村新风貌、乡村文化新气象、乡村文明新风尚的载体,映照出了全省乡村文化建设的不断走深走实。
2023年12月29日,山西省古籍保护中心、山西省少年儿童图书馆公测体验活动正式启动。“守望家园赓续文脉——山西省古籍保护成果展”同时在古籍保护中心典籍馆开展。山西省图书馆也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同时拥有综合馆、古籍馆、少儿馆独立馆舍的图书馆。
6月9日至10日,临汾市举办了以“端午国风潮——嗨在贡院街”为主题的端午系列文化活动。“国风奇妙巡游”“国潮诗画舞台”“端午匠心雅集”,让市民和游客沉浸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雅致与风韵中。一年来,临汾深耕文化沃土,赓续平阳文脉,坚持大作品承载,点亮文明之光;大活动造势,绽放文化之美;大项目带动,夯实发展之基。
踢鼓秧歌是流传在朔州的民间舞蹈。它以粗犷、刚劲、稳健、风趣的艺术特点,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平鲁区紫晨广场,尽管已是盛夏,但是踢鼓秧歌队的队员们个个热情高涨、精神抖擞,踏着鼓点扭动身姿。“我们利用业余时间抓紧排练,就是希望能够将踢鼓秧歌这个民间艺术瑰宝传承下去。”平鲁踢鼓秧歌表演者王春玲一边排练,一边说。“近年来,平鲁区大力发展传承踢鼓秧歌,为我们免费开办了踢鼓秧歌爱好者培训班,进行专业培训,并多次参加国家级群众文艺汇演,取得了良好成绩,也有力地传承保护了我们的踢鼓秧歌。”平鲁区文旅局文物非遗股股长杨卫平表示。
以文兴业,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展文化传承之力,扬产业发展新帆。2023年10月19日至23日,第六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届文博会有12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26个省份的1000余家企业、10余万件展品参展,推出270个文化产业招商项目,总投资额1242.39亿元,有92个项目集中签约,签约总额232.93亿元,5天时间共27.3万名观众入场参观。
位于定襄县的山西晟龙木雕模型艺术有限公司,是“山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单位。3000平方米的展览大厅内,一组组惟妙惟肖的木雕作品全方位、全景式展现了我国古建筑辉煌的历史文化和精湛技艺。站在高约3米、最大直径1.9米、通过20∶1的比例微缩打造的应县木塔模型前,山西晟龙木雕模型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宇豪说:“这座应县木塔模型刚刚参加了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其复刻原型的榫卯结构和镂空的剖面制作,吸引了众多观展游客的目光。”
去年3月,晟龙木雕与宏道镇开展村企共建,通过委托农户加工小型木雕模型,带动庭院变身工坊车间。作为定襄雕刻市级专业镇建设中的领军企业,年产值3000万元的“晟龙”成为木雕行业的一个品牌,让更多人多渠道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为古建文化探索出一条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路子。
不仅仅是“晟龙”,在文旅产业发展上,忻州一直进行着有益探索——“文旅忻州”新媒体推出“馆长带您读忻州”“团长与您话戏曲”“非遗里的忻州记忆”等旅游宣传系列短视频,提升忻州文化遗产吸引力;首次把专业论坛和文化旅游活动融为一体,承办了第五届中国长城论坛,组织了“山西·忻州‘长城两边是故乡’文化旅游季”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参观和体验;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225.1万元支持全市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组织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走出去”,征集签约6项“忻州礼物”形象标识,让忻州特色文旅资源更加具象化,更加绽放时代华彩。
6月9日,长治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系列活动在襄垣县文庙广场举行。在激昂高亢的八音会表演中,非遗展演拉开帷幕,上党落子《卖苗郎》、屯留道情《再编珍珠倒卷帘》、襄垣鼓书《反菜园》……舞台上好戏连连,非遗集市更是热闹非凡。步入非遗澳门官方直营威尼斯的产品展示展销区,流光溢彩的堆锦、釉色满韵的太行陶瓷、玲珑精巧的上党女红等指尖上的非遗,让游客流连忘返;杨氏肉丸、襄垣花馍、沁州黄米醋等非遗美食,让游客味蕾大开……一个个融合传统与现代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充分展现了长治市的民俗风情,打造出聚人气、接地气、烟火气的文旅消费场景。
阳泉平定因砂器而蜚声海内外,被称为“北方砂都”。近两年,作为民国平定紫砂最集中的一次呈现“砂都异彩——民国平定紫砂艺术展”相继亮相河北、安徽等省博物馆,让更多人惊艳于这项非遗技艺。6月11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2024年度山西省非遗保护实践、非遗工坊、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3类典型案例入选名单,阳泉有山西晋明堂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平定紫砂制作技艺)入选全省非遗保护实践典型案例,藏山旅游风景名胜区入选全省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典型案例,为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非遗与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历史长河奔流不息,文明光辉绵延不绝。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三晋儿女必将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不畏艰难,勇于创新,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记者孙蕊 王荔 李婷婷 范珉菲 李家鸣 袁兆辉 张谦 周明飞 王少科 郭玉琴 王天晓 郑娜 高桦 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