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河源头,青山莽莽,流水淙淙。从永和县城出发,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向北约20公里,就到达坡头乡白家崖村。错落有致的万亩梯田缀于山间,眼前是静谧古朴的村庄,不远处一排排光伏板鳞次栉比地铺陈在田野,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很高兴村子里有了光伏板,但如果屋顶光伏出了故障,咱也不懂,会不会更麻烦?”当初听到安装屋顶光伏的消息,白家崖村村民既高兴又担心。事实上,这不仅是村民屋顶光伏的保障问题,也是村集体光伏电站的运维难题。
全省第一家光伏电站代理维护就在这样的疑问中萌芽。为确保光伏扶贫电站稳定运行,国网永和供电公司组建10人光伏代维团队,全程跟踪服务,坚持光伏板发电量日监测,一旦发现电量波动异常,立即赶到现场巡检核查,及时消除设备隐患,提升发电效率。
设备运维问题解决后,还面临着光伏并网这个难题。为确保光伏电量消纳,永和公司陆续投资700多万,新上200多台变压器,并且对配网线路进行了大范围改造。
设备运维和光伏并网问题的解决助推永和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目前,永和县共建成村级光伏电站103座,装机容量16.5兆瓦,屋顶光伏2136户,装机容量10.68兆瓦,平均每年为永和县各行政村创收3100万。
“发展光伏产业收入稳定,2023年村集体的光伏扶贫电站收入15万左右,其中80%用于再分配,补贴到32户脱贫户和监测户手中。”白家崖村支书孔德河说。
当每天的第一缕阳光洒向芝河,一度度电就把村民的腰包鼓起。随着屋顶光伏和扶贫变电站全部并网,村民实现了“在家赚钱、门口就业”的愿望。村民不仅能从屋顶光伏获得稳定收入,不少村民还在光伏电站从事公益岗,负责除草、后勤等日常维护工作,每天可获得100元左右的劳动收入。
白家崖村的光伏阵列好似撒播阳光“种子”的使者,给村民送来实实在在的福利,而山上错落有致的万亩梯田给村民带来的是无尽的底气。自2013年国家实施脱贫攻坚和助力乡村振兴以来,白家崖村逐步实施坡改田工程。于是,沿着依山傍水的乡村公路,砖瓦房建起来了,满眼的荒山变成一望无际的梯田。
“以前,村子对面的山上都是坡地,人均土地不足,而且农器具落后,牛耕人拉就是种地,一个人一年只能种10亩田。”村支书孔德河自幼在村子里长大,说起村子这些年的变化,他滔滔不绝。“农民靠天吃饭,靠地养人,没土地就没底气,但现在不一样了……”
现在,村民全部采用机械化耕作,无人机撒农药,机械化收割,为“天时地利”的自然条件再添助力。截至目前,人均每年可耕种100亩土地,人均年耕种面积10年内翻了10倍,农业产业迅速发展,村民收入大大提高。
这两年,白家崖村捷报频传。去年,白家崖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8000元。今年,白家崖村名种田户年收入将达到15-33万元。明年,白家崖村集体经济将遍地开花,涉及农机租赁、养牛场租赁、土地租赁和光伏发电等,村集体收入预计在40万元。
芝河水畔,阳光漫漫,百姓盼望的新生活正在大踏步走来。(张靖敏)